
制作泡菜,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烹饪实践,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奇妙之旅。近日,石家庄西山学校高二级部开展了制作泡菜的学科活动,让“泡菜小达人们”在实践中切实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。
一、“酵”醒好奇:探究发酵理论的奇妙世界
课堂上,生物老师借助PPT和动画,详细讲解了发酵的本质——微生物在无氧或有氧环境下的代谢过程。理论知识的铺垫,让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实际操作充满期待,大家摩拳擦掌,准备一展身手。
二、泡菜“食”验室:开启泡菜制作之旅
制作泡菜,准备工作是关键。同学们精心挑选了各种新鲜食材,还有必不可少的辣椒、大蒜和生姜。同时,准备好花椒、香叶等调料,为这场美食冒险备齐“魔法原料”。
进入制作环节,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,清洗蔬菜,处理食材,配合默契,动作娴熟。
切条的黄瓜、胡萝卜摆放整齐、晾干。这些操作看似简单,却考验着同学们的耐心与细心。
将蔬菜层层码放在泡菜坛中,放入调料,最后倒入精心调配的盐水,密封坛口。大家一边操作,一边交流着自己对泡菜制作的理解,实验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三、封坛待酵:那些藏在坛子里的期待
乳酸菌在这个小小的“泡菜世界”里逐渐活跃起来,它们将蔬菜中的糖分转化为乳酸,让泡菜产生了独特的酸味和醇厚的风味。通过制作泡菜,同学们锻炼了动手能力,培养了科学思维。
四、坛起香溢:泡菜成果大赏
大约两周后,打开容器,一股浓郁的泡菜香扑鼻而来,同学们检测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以及泡菜汤的酸碱度。
此次活动,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发酵原理的理解,还激发了大家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特色课程,助力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遨游。